隨著我國農業結構調整升級,農戶們都因為過于追求作物的產量,將作物的種植年限延長、化肥施用量也不斷加大,一定程度上使土壤酸化越來越嚴重,對農業生產造成較大的影響。酸性土壤有什么危害呢?我們農戶可以怎樣改良?
首先,酸性土壤會讓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數量減少,并會抑制有益微生物的生長和活動,對土壤中的有機質分解以及氮、磷、鉀、硫等元素的循環起到阻礙作用。不僅如此,酸性土壤還會造成病菌滋生、根系病害增加,尤其是根結線蟲病,對作物的根部造成極大的為害而出現大幅度減產。
此外酸性土壤會造成營養元素的固定,比如說,當土壤PH值低于6時,紅土壤中磷的固定率隨著PH值的降低而上升。由于磷元素被固定,會大大降低磷的有效利用率,對農業生產造成極大的影響。
再者酸性土壤會促使某些有毒元素的釋放、活化或溶出。如土壤中的鋁離子在酸性土壤中,會對小麥幼苗造成為害,對大麥的相對產量也會形成很大的影響。土壤中隨著交換性鋁含量的增加,大麥的相對產量大幅度下降。與此同時,在酸性土壤中栽培種植作物,容易引起僵苗、老苗,作物的品質變劣。
那么,酸性土壤可以怎樣進行改良呢?對此專家建議,農戶可采取以下幾點措施。一是整地時均勻施入生石灰中和土壤,每畝用量40-50公斤。以后根據情況逐漸減少用量,直至土壤變成中性或微酸性。二是在作物移栽或播種前,以有機肥作底肥,增加有機肥的施用量,提高土壤中有機質含量。三是可適當增加灌溉的次數,沖洗淋淡酸性物質對作物的危害。四是施用堿性肥料,如鈣鎂磷肥、磷礦石粉、草木灰、碳酸氫銨、石灰氮、氨水等。五是有條件的田塊實行水旱輪作,調整復種方式。
下一篇:辣椒炭疽病如何防治?
上一篇:種植果樹蚜蟲怎么治?
“蝦稻共作”在湖北省已然成為“鄉村振興戰略”的有效手段。截止到2019年6月份,湖北省蝦稻共作面積早已突破600萬畝,與此同時,湖南、江西、安徽等地蝦稻共作田也有井噴之勢,預計到到2020年,全國蝦稻共作將突破1500萬畝,“蝦稻共作”帶來的高收入,是農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手段。
查看詳情>>